top of page

随笔 | 写给去年的情书


一次又一次出现,却一次又一次否认。

初次看法国导演阿伦 • 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在十一年前。这种循环往复的宿命感,像一场梦魇伴随着我。影片里缓慢移动的冷峻走廊,肃穆的管风琴伴奏,墙上若隐若现的镜子里一动不动的人群,共同构成了庄园里死寂的气氛。

主角是没有姓名、只有代号的 A、X、M 三人。

女主角 A 的眼神总是模棱两可,猜不透她究竟是在逃避或是在遗忘。A 的丈夫 M,像阴影一样盘旋在她上空。男主角 X 不断追问 A 是否还爱他,A 一再重复告诉 X,「我们并不相识」。至于「去年发生了什么」,从来没人知道。

庄园里的世界,像陷入了死循环和无底洞。人们被锁定在镜中的世界,过着颠倒的人生。我梦见,我死在了轰鸣的轨道下。我从噩梦中惊醒,又在轨道上醒来。

「眼前这画面,究竟代表着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X 的旁白不断重复,这句话,像是对自我的质问,也像是对 A 坚持不懈的挽留。

我翻出去年的照片,写下今天的日期。永远也不明白,X 玩的火柴游戏,要遵循怎样的游戏规则。



X 走了多久,就给记忆的真空留下多久的停滞。你走了又来,来了又走;我们相爱又分开,分开又相爱;在遗忘和重拾记忆之间,我究竟选择了什么。「如同昨日初见般,你从未改变。」A 在慌乱中退后一步,打翻了酒杯。


说到「形式感」,恐怕没有什么更好的词,能形容这部新浪潮电影代表作的特质了。

电影里的人物,身处与世隔绝的山庄别墅,他们在迷宫般的花园里徜徉,在雕塑和喷泉旁沉默不语。在这个架空的世界里,没有柴米油盐,没有尘世痕迹,也没有吃喝拉撒睡的琐碎。像一艘海上的游船,短暂逃离现实,强迫自己忘掉所有的痛苦。

也许正因如此,女主角 A 才不愿离去。A 把自己封锁在习惯的环境里,她虽不安于现状,却也难以逃脱 M 的存在。而 X 对她炽热的情感,让这梦幻泡影一般的假日,蒙上了沉重的色彩。他们互相纠缠,难以自拔。


其实,去年 X 从没来过庄园,也从没见过 A。这一切不过是 X 编织的故事罢了。

其实,每年 X 都会来庄园,每年都会与 A 相爱。这一切不过是 A 在故意遗忘罢了。

X 对 A 说,「等你准备好,我们就一起离开」。
A 对 X 说,「你一个人走吧,不要再来见我。」

这是一段被诗化的婚外情故事。



「这里没有树,没有花,没有草,只有大理石,花岗岩,笔直的走廊,四方的空间。一眼看去,你并不会迷路,可就在这夜晚,你单独和我在一起,我们都迷失了方向。」

这些词汇,在老电影的音轨里流淌着,梦幻而真切。


在入睡前的一段时间,脑海里常出现飘忽不定的意识流。他们是无法捕捉的蝴蝶,是记忆里的拼图碎片,以错误的方式连接起来,呈现出怪异的景象。这种意识流会让自己不像自己,让「我」的概念模糊,让空间跳脱到时间上,让时间渗透到空间里。醒来后,没人能复述这段体验。大脑经历了十分钟的意识松弛,意识却熬过了梦里三天三夜的追逐。



「砰!砰!」几声枪响。A 跑出阳台,看到刺眼的光。抽屉里满满当当,全是 A 的照片,每年一张。我们最后一次看电影的那天晚上,你染红了我的视线,从此,我的世界只剩下黑白。

三个月前,我还不用担心什么,三个月后,每个字都成了利刃。我去了马里昂巴德,离开你三个月,却什么也没发生。


可我从没去过马里昂巴德。



影片结尾,在夜深无人的酒店大堂楼梯上,A 如约而至,和 X 一起私奔到未知的神秘夜色中。这是 X 第几次带 A 走?其实都无所谓,只要是你在这次就足够了。


二零一六年八月


(完)


Comments


Liquid Bubbles
  1. All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and provided "as is" with no warranties. Liability for use of this information is disclaimed.

  2. Copyright © Ziye Liu,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use, reproduction, or distribution of website content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 2025, Ziye Liu, All Rights Reserved

---.---.----

@

  • Instagram
  • Vimeo
  • LinkedI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