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Results

13 items found for ""

Blog Posts (5)

  • 电影 | 记忆三章

    一切故乡,都是另一个异乡。 搬家 每个人都频繁搬家。不像候鸟,不像蚁群,而是像早晚班的通勤列车。 离开旧居时的惆怅,迅速被新家的味道掩盖。购置家具,归放杂物。在一本多年不看的画册里,夹着一张美术馆的票根。 新家的第一晚,入睡困难。并非因为环境陌生,是因为下一次搬家的焦虑,像窗帘映在白墙上的怪影,压迫我的胸口,送我一场噩梦。 在无数次焦虑之后,我习惯了居无定所。我发现,搬家并不是焦虑的根源。反而是说不出口的「故乡」一词,话到嘴边,总会像被过度氧化的红酒一样,酸楚不堪。 我找出 Giuseppe Tornatore 的「天堂电影院」,看了一遍又一遍。那句「走了,就别回来;回来,也别见我」,击垮了我仅存的体面。电影开幕时面朝大海的一扇窗、迟迟不接的电话和随风起舞的窗帘,伴着配乐的旋律,一同成为了我乡愁的替代品。 离家时,我是站在列车上的局外人,透过车窗,看站台上挥手送别的亲朋。在我脑海里,他们会在这老旧的城市生活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他们的余生,是日复一日的同一碗拉面、同一碗馄饨、同一顿早茶;任我在别处声色犬马、翻云吐雾,在老城里长大的年轻人们,只需一碗从小到大都能随时喝到的老火靓汤,就能让我漂泊的人生,在他们面前意义全无。 我坐在机场,等返乡的飞机。还有五个小时,人群行色匆匆。 可我哪有什么故乡呢。 划痕 在我的第三个「故乡」里,有个老旧的电影院,是从五十年代遗留的大礼堂改建而来。 破烂的红布座椅常年摇晃,银幕背后有两个巨大的音箱,放映室墙上张贴着政治色彩浓厚的标语守则。这里卖 10 元一张的电影票。售票处矮小的玻璃窗上,有个牢房似的洞口,只容得一只手拿票款送进去,片刻,一张电影票被扔出来。 向着电影院反方向,过河,经过批发市场,在不起眼的街角有一间碟铺。碟铺老板从不露面。没人见过老板,也没人谈论老板。只有老板的情妇和情妇的姐妹们,坐在塑料凳上喝着功夫茶,有时闲谈,有时收钱。夏季的风扇一边摇头,一边发出不协调的共振,拥挤的碟铺里摆满了货架,过道难以容身。 我把自行车停在碟铺楼下,老板娘见到熟客并不热情,只是在我临走时,提醒一句,上次订的标准版「第七封印」D9 没货,只有 D5,下个星期到货。 在这个四线城市,神秘的碟铺老板,算是有着相当不俗的品味。除了一般音像店畅销的港产武打片 VCD、口水情歌卡拉 OK 和枪版美国大片之外,他的选片方式,像极了今天的 IMDB Top 100,深深影响了我年少时的观影倾向。他有一排货架,只摆放高仿的盗版 DVD,制作精良,印刷细致,就连影碟自带的评论音轨都被原样保留。货架上的影片分类如教科书一样严谨,我在这里买到了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伯格曼、库布里克、伍迪 · 艾伦,还有帕索里尼的「十日谈」「一千零一夜」「索多玛」,甚至「党同伐异」「一个国家的诞生」「意志的胜利」。多年后在北京的音像店里再次见到这些影片,我竟有种老友重逢的怀旧感。 每次都能在碟铺寻觅到几部影片,被我装在自行车前的小框里,骑车冒雨回家。拉上窗帘,在书房里的小电视上一部部看完。我就这样度过了每个周末和寒暑假,直到影碟上布满了划痕,再放进 DVD 机后,没了任何反应。 和 DVD 的质感相比,电影放映机投射的画面,会覆盖一层独特的噪点,像是微弱的抖动、刮痕和尘粒,像是两盘放映拷贝换片时的一两帧断点,这种画面和音轨的不完美,成了我记忆中属于电影的独特味道。好多年前,这个电影院被拆成了一片废墟。 神秘的碟铺老板,也把店面卖了,如今那碟铺里只剩下太极拳、地方戏、口水歌和三级片。 之前,我认定自己是个固守往事的人。自那以后,我变了。 我也再没回去过。 回忆 人生有两种状态:陷入回忆,或是走出去。 老人们活在回忆里,年轻人憧憬未来。某天,我和朋友们开始执着于讨论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却对眼前的生活和未来感到无望。我们反复说起初中学校的走廊、讨厌的班主任、偷偷分享的书。这类话题成了我们见面仅剩的共同语言。不知是谁,像个退休老干部一样,「唉」叹了一口气。原来再多成年人的侥幸,也比不上一个逃课的夜晚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有时候觉得,和老年人聊天,就像在听一台卡住的留声机。他们谈论五十年前的旧事,清楚地记得每一个邻居的名字、邻居的亲戚的孩子的名字、邻居的亲戚的朋友的工作单位的名字;他们能想起住过的每一条弄堂巷子,每一个传达室师傅;他们充满自信地讲述惊人的细节。总之,当事人早就不在听众之中了。 Tim Burton 的「大鱼」里,那位父亲用毕生重复着自己的小故事,就连他本人都分不出真与假。他年轻时,偶遇一座小镇,小镇上夜夜笙歌,无忧无虑,绿草鲜花,美好得不真实。成年后再次到访,小镇却已破败,抑或是小镇原本就是破败的。虽然他倾其财力想恢复小镇在记忆中的旧貌,却奈何无济于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年轻时偶遇的小镇。有那么一瞬间,我们会认定生活不该有愁绪,只要有快乐和满足就够了。 无奈的是,成长的过程,即是在与回忆不断抗争。回忆承载的越多,成长越坎坷。总要忍痛割让一些童话小镇之类的美好意象,才能换来一份被社会认可的地位和体面,才能挣来一份充满 routine 的生活。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这是如剧本一样安排的宿命,有几个人能挣脱呢。 这条「大鱼」是人生中捕捉不到的幸福缩影,它隐藏在池塘深处不见光明的角落里。它藏得太深,以至于人们不相信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我们离开来了这个世界,在亲朋好友事后的追述里,它的面目才逐渐清晰。 - 二零一六年 夏 - #随笔 #电影

  • 随笔 | 写给去年的情书

    一次又一次出现,却一次又一次否认。 初次看法国导演阿伦 • 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在十一年前。这种循环往复的宿命感,像一场梦魇伴随着我。影片里缓慢移动的冷峻走廊,肃穆的管风琴伴奏,墙上若隐若现的镜子里一动不动的人群,共同构成了庄园里死寂的气氛。 主角是没有姓名、只有代号的 A、X、M 三人。 女主角 A 的眼神总是模棱两可,猜不透她究竟是在逃避或是在遗忘。A 的丈夫 M,像阴影一样盘旋在她上空。男主角 X 不断追问 A 是否还爱他,A 一再重复告诉 X,「我们并不相识」。至于「去年发生了什么」,从来没人知道。 庄园里的世界,像陷入了死循环和无底洞。人们被锁定在镜中的世界,过着颠倒的人生。我梦见,我死在了轰鸣的轨道下。我从噩梦中惊醒,又在轨道上醒来。 「眼前这画面,究竟代表着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X 的旁白不断重复,这句话,像是对自我的质问,也像是对 A 坚持不懈的挽留。 我翻出去年的照片,写下今天的日期。永远也不明白,X 玩的火柴游戏,要遵循怎样的游戏规则。 X 走了多久,就给记忆的真空留下多久的停滞。你走了又来,来了又走;我们相爱又分开,分开又相爱;在遗忘和重拾记忆之间,我究竟选择了什么。「如同昨日初见般,你从未改变。」A 在慌乱中退后一步,打翻了酒杯。 说到「形式感」,恐怕没有什么更好的词,能形容这部新浪潮电影代表作的特质了。 电影里的人物,身处与世隔绝的山庄别墅,他们在迷宫般的花园里徜徉,在雕塑和喷泉旁沉默不语。在这个架空的世界里,没有柴米油盐,没有尘世痕迹,也没有吃喝拉撒睡的琐碎。像一艘海上的游船,短暂逃离现实,强迫自己忘掉所有的痛苦。 也许正因如此,女主角 A 才不愿离去。A 把自己封锁在习惯的环境里,她虽不安于现状,却也难以逃脱 M 的存在。而 X 对她炽热的情感,让这梦幻泡影一般的假日,蒙上了沉重的色彩。他们互相纠缠,难以自拔。 其实,去年 X 从没来过庄园,也从没见过 A。这一切不过是 X 编织的故事罢了。 其实,每年 X 都会来庄园,每年都会与 A 相爱。这一切不过是 A 在故意遗忘罢了。 X 对 A 说,「等你准备好,我们就一起离开」。 A 对 X 说,「你一个人走吧,不要再来见我。」 这是一段被诗化的婚外情故事。 「这里没有树,没有花,没有草,只有大理石,花岗岩,笔直的走廊,四方的空间。一眼看去,你并不会迷路,可就在这夜晚,你单独和我在一起,我们都迷失了方向。」 这些词汇,在老电影的音轨里流淌着,梦幻而真切。 在入睡前的一段时间,脑海里常出现飘忽不定的意识流。他们是无法捕捉的蝴蝶,是记忆里的拼图碎片,以错误的方式连接起来,呈现出怪异的景象。这种意识流会让自己不像自己,让「我」的概念模糊,让空间跳脱到时间上,让时间渗透到空间里。醒来后,没人能复述这段体验。大脑经历了十分钟的意识松弛,意识却熬过了梦里三天三夜的追逐。 「砰!砰!」几声枪响。A 跑出阳台,看到刺眼的光。抽屉里满满当当,全是 A 的照片,每年一张。我们最后一次看电影的那天晚上,你染红了我的视线,从此,我的世界只剩下黑白。 三个月前,我还不用担心什么,三个月后,每个字都成了利刃。我去了马里昂巴德,离开你三个月,却什么也没发生。 可我从没去过马里昂巴德。 影片结尾,在夜深无人的酒店大堂楼梯上,A 如约而至,和 X 一起私奔到未知的神秘夜色中。这是 X 第几次带 A 走?其实都无所谓,只要是你在这次就足够了。 二零一六年八月 (完)

  • 随笔 | 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只有这两种空间,才能让我尽情享受被抽离的感觉: 一种是在车里看人来人往。街头的声音和气味都不能入侵我的私人世界。隔着车窗这堵墙,我像看电影那样斜倚着头,不怕被别人打扰,更不怕打扰到别人。 另一种就是在美术馆里缓慢踱步。这里有殿堂般的大门和长廊,空旷的展厅里光线恰到好处。我掏出手机拍照,想了想,又把手机收了起来。 美术馆是旅游景点,是约会场所;是与奇形怪状的雕塑合影,并且发朋友圈的地方;是对着一件看不懂的非写实油画说出「这画得一点也不像」的地方。在这里,装置艺术是光怪陆离的游乐场,播放影像作品的小黑屋是莫名其妙的电影院。至于行为艺术,那往往是疯子的表演。看看热闹,似乎自己就离艺术更近了一圈。 和迪士尼乐园相比,有的美术馆并不算友好:偶尔有严肃的保安,他们的后颈堆了一坨肉,横在观众面前,阻止观众给作品拍照。另一些时候,我买了门票,却有特展要另行收费,这种为了坐一次旋转木马而单独买票的熟悉感觉,能让不少人转身就走。 这里甚至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装逼」。被贴上「小资」「文艺」标签的年轻人们,把美术馆当成了朝圣的殿堂。 其实,坐在星巴克里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写字的人,某种程度上和在美术馆里发呆的人一样,都是在城市里寻找一处可供自己被抽离的角落。他们需要找个地方写一篇日记,然后在无人打扰的地方听一首歌。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说得太重要了,就有了「装逼」之嫌。 有闲阶级在这种被抽离的时刻炫耀自己拥有的漫长时光,他们与匆忙赶路的旅游团相映成趣。 而我来美术馆,只是为了躲起来,不要被人发现才好呢。 切断与外界的通信,不发 Facebook 状态,不发朋友圈九张照片。逛美术馆时,内心的沾沾自喜,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在休假。等到假期结束,回到朝九晚五,这种轻飘飘的愉快感就荡然无存。顿时后悔当初没多发几条朋友圈,多笼络几个赞了。 一开始我仔细留存每一张票根,收藏各个美术馆商店出售的明信片,纪念这里的宁静时光。我发现,美术馆的一切都是人造的:作品,光线,空间,装饰,景观,甚至艺术本身。这些元素让我像置身大自然里的深山老林一样,感到平静,不慌不忙。 至于赴约的人迟了半小时、老板来邮件催促工作、或是下月的房租还没着落……所有不好的情绪都被按了暂停键,隔断在窗外的阳光世界里了。 和死理性派的朋友去美术馆,他们会把一切艺术的经济价值落实到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和骨灰级文艺青年去美术馆,他们会对着作品被移走后留下的墙面痕迹发出漫长的感慨;而像今天这样,一个人去美术馆,我能在作品前静默地坐一个下午,不看手机,不与人交谈。 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有很大的距离,遇见与自己不同的人、事、物,却能带来很大的惊喜。这是一切争端的终结,也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终于到了闭馆时间,我跟着人群向外走。 看一眼手机,十六个未接电话。 (完) #随笔 #艺术 #Art

View All

Other Pages (8)

  • Ziye Liu - New Series | Photography+

    Intro Transient Visions Between Two Worlds The Fours Photography 4 Photography 6 Urban Solitude Photography 5 Photography 7 Photography 8 Photography 9 Photography 10 Photography 11 Photography 12 2020 New Works Work in Progress Photography / Video Art 2016 - 2024 新作品不知道叫什么 / 影像,多屏 / 2016 - 2024 (进行中) new series with unknown names / video art, multiple screens / 2016 - 2024 (in progress) Transient Visions: Capturing the Isolated Moment The process is both deliberate and serendipitous. From the passenger seat of a moving vehicle, the camera swings, capturing slices of daily existence with an asynchronous orbit. This technique, akin to a dance between observer and observed, results in a collection of drive-by footage that presents random individuals in a myriad of activities. Each person, captured unawares, becomes a subject of interest against the urban backdrop, their stories briefly intersecting with the artist's gaze. The diversity of these fleeting protagonists—varying in class, mood, status, behavior, and purpose—offers a rich tapestry of city life in its most unguarded moments. Between Two Worlds Transitioning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ries inevitably leads to an abundance of random, inconsequential thoughts. Transformation Filmed at a high frame rate and meticulously processed in post-production, the footage undergoes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By employing stabilization and advanced blending techniques, it becomes possible to adjust and reapply the focus point on various subjects within a single take. This approach isolates and highlights different individuals by tracking them, effectively drawing them out from their surroundings. As a result, their immediate environment merges into a flowing spectrum of light and shadow. It's a technique that captures more than just movement—it distills the essence of time itself. The process leaves each chosen subject in stark contrast, sharply defined against a backdrop of temporal fluidity, allowing for multiple perspectives within the continuum of a single moment. Urban Solitude In a city that never pauses, individual stories blur into a single moment of clarity. ​这都是什么玩意儿? ​一个概念:「以镜头指向车窗外部的世界,不断做出横移跟拍的动作。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到达目的地,或相机停止工作。 ​ 收集这些无意识的影像,从影像里截取意外获得的各种拍摄对象的瞬间状态。」 ​ By pointing the camera towards the unfolding panorama of the outside world, through a repetitive horizontal panning motion — a deliberate yet fluid movement that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the journey until the destination is reached or the recording ceases. This methodical process collects a series of unintended recordings, from which a curation of unexpected moments emerges, featuring a diverse range of subjects caught in the midst of their daily lives. iPhone + Street Photography Anchor 1

  • Ziye Liu - Oil Painting

    digital and traditional PAINTING Anchor 1

  • Ziye Liu - Photography | Digital and Film

    film and digital Photography 2010 - 2017 City Natural Beijing, 2010 China, 2010 Go to link California, 2016 California, 2016 California, 2016 Los Angeles, 2016 Los Angeles, 2016 Los Angeles, 2016 1/1 Black and white Film China, 2010 China, 2010 ILFORD 100, Black and White Medium Format Film. Macau, 2010 China, 2010 China, 2010 ILFORD 100, Black and White Medium Format Film China, 2010 China, 2010 China, 2010 China, 2010 And Painting

View All
bottom of page